首頁 > 旅游觀光 > 正文

越南“海上桂林”:下龍灣
來源: 中新網
發(fā)布時間: 2010-06-12 08:41
郵 箱

越南地處熱帶,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尤以自然景觀更為吸引游客。

說到越南的旅游勝地,首屈一指的要屬風光秀麗、素有“海上桂林”之稱的下龍灣。下龍灣是坐落在北部灣西部的一個半封閉的港灣,距首都河內一百五十公里,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公里,灣內風平浪靜,海水清澈如鏡,分布有大小一千多個露出水面的島嶼和山丘,它們的形狀千姿百態(tài),各有特色,顯示出下龍灣既有雄偉的氣勢,又富于想象力和夢幻般的意境。 如果游客在早晨八時從岸邊的拜寨碼頭登上游艇,大約到中午十一時,便能沿著傳統(tǒng)線路,領略到下龍灣的主要景觀。

游艇在灣內緩緩行進,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形態(tài)各異的島嶼和山丘。有的名為筷子山、香爐山,有的稱為大象山、馬鞍山,還有兩座小山傲然對峙,形同兩只雄雞,故名曰斗雞山。游人可以憑借豐富的想象,發(fā)現(xiàn)它們獨特的妙趣。有時游艇正在行駛,突見一座大山擋住了去路,但行到山腳下,卻見一片寬闊的海面又展現(xiàn)在眼前,頓時豁然開朗。這時你會切身感受到那種“山重水復”和“柳暗花明”的意境。如果是風和日麗,萬里無云,游人們登上游艇的甲板,就會突然感到心曠神怡,視野變得無比廣闊。

如果遇上蒙蒙細雨,游艇外便呈現(xiàn)一片霧色,也另有一番情趣。置身于這種充滿神秘和夢幻色彩的意境中,不少游客即席賦詩,抒發(fā)內心的情懷。一九六四年七月,郭沫若訪問越南期間,游覽了下龍灣。郭氏上船時,手持一把素色折扇,他在灣內邊游邊在折扇上寫詩,等到下船時,折扇的兩面已經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詩句。

作為下龍灣旅游景觀的一部分,還有岸上的一系列鐘乳石溶洞,如天宮洞、驚奇洞等等。洞內的地質構造同我國廣西桂林的蘆笛巖、七星巖十分相像。十年前,越南旅游部門從廣西桂林請來了技術專家,對洞內的參觀線路和燈光照明等進行精心設計和策劃。洞內美輪美奐的景色,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其中的驚奇洞,是在一百多年前由一名法國探險家發(fā)現(xiàn)的。這名探險家深感洞內景色的驚奇,便在洞壁刻上了法文“驚奇”(Surpris)一詞,驚奇洞因此得名,至今人們仍可清晰地看到刻在洞壁上的法文字跡。

下龍灣的海濱浴場是越南北方最大和吸引游客最多的浴場。在炎熱的夏日,乘船游完下龍灣,可以到岸邊的海濱浴場游泳。這里,熙熙攘攘的人群盡情地在海水中嬉戲;還可以坐在五顏六色的陽傘下,品嘗剛剛摘下的荔枝、芒果,或當場打開一個個椰子,暢飲最鮮美和純天然的椰汁。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二○○○年,我先后四次被派到越南工作。到過下龍灣不下二十次。但每來一次,都會有新的感受。特別是越南實行革新開放政策以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下龍灣的旅游環(huán)境和設施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如今岸上的大小旅游飯店和旅館越來越多。四星級的下龍飯店設備齊全,服務周到,是國內外重要代表團下榻的首選。而且早就有了豪華游艇。同時,這里的旅游購物也頗為方便和豐富。下龍市的一條街有數(shù)十家商店出售各種具有越南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如木雕、玳瑁、磨漆畫、珊瑚石和牛角、煤晶石工藝制品等等,任憑游客挑選。這里的夜生活豐富多彩,徹夜燈火通明。

還值得一提的是下龍灣的海鮮,由于是剛剛打撈上來,保證鮮活,味道自然也極為鮮美。灣內有不少漁民劃著小木船在追趕游艇,兜售他們剛剛打撈上來的海產品。小船上擺著許多塑料盆,盆里裝滿了活蹦亂跳的鮮蝦、活蟹和魷魚、墨斗魚等,價格也比一般市場上便宜。由于每年都有大批中國游客到訪,漁民們出于謀生的需求,多少都能說些中國話,特別是討價還價的詞匯,更是運用自如。假如在現(xiàn)場購買了鮮蝦和螃蟹,可以立即在游艇上加工烹飪,無須添加任何調料,味道堪稱鮮美至極,就是在最高檔的五星級飯店,也不可能吃到如此鮮活的海產品。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便將下龍灣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正如人們所說,到越南如不到下龍灣,將是莫大的遺憾。(摘自《大公報》 作者:李家忠)

責任編輯:徐蕊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