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至25日,中國—東盟外長會在云南昆明召開。這是在胡錦濤主席成功訪美之后,中國在春節(jié)之前展開的頭一個重大周邊外交活動。
????“慎始”二字可概括本次會議的精神。慎始,“慎”即謹慎;“始”即開始,合起來就是“小心謹慎地開個好頭”。按照我國的傳統(tǒng)智慧,“慎始”是促成事物各個發(fā)展階段形成“元,亨,利,貞”良性循環(huán)的首要任務。在全球化的語境下理解,“慎始”就是使各利益相關方進入互利共贏軌道的必由之路。
????中國—東盟外長會的慎始,表現在三方面:
????“慎始”之時—“繼往開來”。從長線看,會議有助于總結中國—東盟自1991年建立對話關系20年來長足發(fā)展的經驗,勾畫下個20年的合作藍圖。從短線來看,會議有助于總結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啟動一周年的運行情況,揭開2011年中國—東盟友好年的序幕。尤其是,會議也有助于雙方開誠布公地討論,如何本著友好合作、互利共贏的精神,化解敏感問題,突破發(fā)展瓶頸。
????“慎始”之地—“中央地方”。外長會選擇在昆明召開,別具意義。這說明,20年來,地方省份推動中國與東盟關系發(fā)展的作用日重。比如,廣西是舉行“中國—東盟博覽會”,推進中國與海上東盟國家開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主力軍。2006年,中國和東盟選擇在廣西南寧,舉辦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的紀念峰會。廣東是推進“泛珠三角”與東盟經濟合作的主力軍。云南是中國與陸上東盟國家開展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合作的主力軍。去年,胡錦濤主席指示,要將云南建設成為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
????“慎始”之性—“合作共贏”。中國—東盟關系大發(fā)展的20年,是冷戰(zhàn)結束后的20年。兩極格局被多極化格局取代,國家間戰(zhàn)爭威脅降低,國際關系緩和,經濟發(fā)展成了多數國家的主要戰(zhàn)略目標。中國和東盟等經濟體快速發(fā)展,并擴展為東亞復興、亞洲崛起等地區(qū)趨勢。由此,合作思想逐漸成為地區(qū)性觀念,如東盟提出的“東盟方式”、“東亞地區(qū)主義”、“不以武力解決糾紛”。中國提出的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安全觀”,“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方針,以及“和平發(fā)展”、“和諧世界”等。這些觀念都具有共贏的內核,表現為以合作求發(fā)展,以合作方式解決沖突。
????縱觀20年,中國—東盟關系經歷了從建立對話關系,到致力于建設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質的提升。從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再到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更緊密、更廣闊的制度性合作成為雙方共同的戰(zhàn)略選擇。這為下個20年的合作開了風氣之先。而今邁步從頭越,有理由相信中國—東盟外長會能為開局之年的中國—東盟合作,謹慎地開個好頭。
????(翟崑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