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7月12日電(甘露)為使中國和東盟國家間先進適用技術實現(xiàn)雙向轉移,中國科技部12日在廣西南寧舉辦了一個多個東盟國家派員參與的培訓活動。
本次培訓班由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舉辦,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承辦,為期20天。培訓意在為東盟國家培養(yǎng)一批掌握國際技術轉移基本理論和經(jīng)驗方法的骨干人才,推動中國和東盟國家間先進適用技術的雙向轉移和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
這個名為“中國—東盟國際技術轉移經(jīng)理人培訓班”的培訓活動,共有12名學員,分別來自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老撾等東盟國家。
來自馬來西亞科學院的祖麗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這樣的學習機會很棒。我希望通過這次學習了解中方和馬來西亞彼此能夠為對方提供怎樣的技術幫助,促進雙方的技術互補。”
“國際培訓班作為中國科技對外援助的重要途徑,在知識分享,經(jīng)驗交流和協(xié)作網(wǎng)絡建設上扮演著重要角色。2014年,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將面向發(fā)展中國家舉辦41個國際培訓班,涵蓋農業(yè)、新能源、資源、環(huán)境、衛(wèi)生和科技管理等多個領域?!敝袊萍疾繃H合作司官員莊嘉在開班儀式上介紹。
廣西科技廳副廳長劉建宏介紹,2014年以來,由廣西科技廳負責管理和運營的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先后在泰國、印度尼西亞、老撾、越南和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及國內舉辦了近20場有實效的技術轉移對接活動,幫助300多家中國和東盟企業(yè)促成200多個技術轉移合作項目。
此次培訓班將邀請來自新加坡宇東集團有限公司、馬來西亞賓達斯知識產權集團及中國技術交易所、北京工業(yè)大學等業(yè)內知名機構的10余名專家前來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