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搭建平臺、幫助大連高校與更多東盟國家高校建立校際聯(lián)系,進一步深化中國和東盟國家間的教育交流合作,中國—東盟中心于6月7 日至11日成功舉辦2021“東盟國家駐華使館教育官員‘大連行’”活動。泰國駐華使館教育科技公使銜參贊陳善意、印度尼西亞駐華使館教育文化參贊蘇亞德、老撾駐華使館教育文化參贊彭文博及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和緬甸駐華使館代表參加。中國—東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副主任李亞瑩、教育官員何薇等陪同訪問。
6月8日,大連海事大學校長孫玉清、副校長趙友濤會見代表團,大連市政府外事辦公室美大處副處長張瀾玉以及大連海事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航海學院、輪機工程學院、留學生教育中心、國際聯(lián)合學院等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談。孫玉清校長表示,大連海事大學愿與東盟國家院校積極開展教育交流合作、分享教育資源、增進相互了解和文化認同,為構建理念共通、繁榮共享、責任共擔的中國—東盟海事教育共同體貢獻更加堅實的力量。李亞瑩副主任對學校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并強調(diào)教育合作是人文交流的重要支柱之一,希望此次訪問能幫助東盟國家駐華使館教育官員加強對大連海事大學和中國高等航海教育的理解,為今后更深層次的教育交流合作奠定基礎。代表團成員就各自感興趣的領域提出合作意向,會談后,還參觀了校史館和留學生教育中心。
6月9日,代表團訪問東北財經(jīng)大學,校長呂煒、副校長方紅星會見代表團,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校辦公室、學生處、教務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教育學院等部門負責人陪同會見。呂煒校長著重介紹了學校概況和學科建設、國際交流合作和來華留學教育等基本情況,表達了希望與東盟各國積極深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愿望。隨后,代表團分別與會計學院、旅游與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座談交流,雙方分別就長短期專業(yè)培訓、師生交換、聯(lián)合培養(yǎng)學歷項目、實習項目、獎學金項目、產(chǎn)業(yè)政策咨詢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并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各國駐華使館教育官員紛紛表示,東北財經(jīng)大學在經(jīng)濟學、管理學等學科建設方面優(yōu)勢突出,與東盟國家的教育合作基礎良好,愿意積極推動本國相關院校與東北財經(jīng)大學建立友好校際聯(lián)系、開展深度教育交流合作,并積極推薦東北財經(jīng)大學承接有關政府培訓項目。
6月10日,代表團訪問大連外國語大學,校長劉宏、副校長姜鳳春會見代表團一行,大連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禮賓處處長陳策以及大連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關系學院、漢學院等部門負責人陪同會見。劉宏校長表示,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各國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教育領域合作將成為促進雙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大連外國語大學將逐步開設更多的東盟國家語種專業(yè),為雙方交流合作提供人才支持,同時,希望在新語種專業(yè)建設、教材資料、外專引智等方面得到東盟各國駐華使館的大力支持與協(xié)助。李亞瑩副主任對大連外國語大學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表示了誠摯感謝。她強調(diào),中國—東盟中心作為中國和東盟十國間唯一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將一如既往地發(fā)揮好“一站式信息和活動平臺”的作用,助力中國和東盟國家院校在教育文化等領域信息資源共享,推動更多務實合作開展。會談中,7國教育官員分別介紹了本國高校與中國院校的合作交流情況及本國語言在中國院校的專業(yè)設置情況。他們表示,中國和東盟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合作交流日益密切,迫切需要更多高層次語言及專業(yè)人才推動各領域交流,希望借助中國—東盟中心平臺,與大連外國語大學在人才培養(yǎng)、師生交流、科研合作、來華留學、漢語國際推廣等領域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各國駐華使館也將在高校對接、師資培養(yǎng)培訓、教學資料等方面為大連外國語大學積極提供幫助。
代表團本次訪問大連,得到大連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6月9日,市政府副秘書長姚蘭在棒槌島賓館會見并宴請代表團,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黎寶光、市商務局和文旅局等部門負責人出席。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大連與更多東盟國家政府、企業(yè)、商協(xié)會、教育機構等溝通對接,進一步促進大連與東盟國家在商貿(mào)、教育、文旅、體育、媒體等多領域的互利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
在大連期間,代表團還訪問了旅順博物館、大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等,進一步了解大連歷史文化和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代表團成員表示,此系全體代表首次來到大連,收獲頗豐。加深中國和東盟國家間全方位的合作,需要教育先行。希望中國—東盟中心組織更多的教育考察活動,幫助他們更多了解中國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高校,互學互鑒,助力中國和東盟間人文交流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