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二生肖
生肖為何取數(shù)十二
????據(jù)《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時間的分割以十二累進,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秶Z·晉語四》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說,《后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shù)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古代歷來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說:"大橈采五行之情,占斗綱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里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shù)。干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循環(huán)是六十年,稱為一個甲子。其中,每個天干出現(xiàn)六次,每個地支出現(xiàn)五次。
責任編輯: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