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本科生張綺炆實習小結

來源:中國—東盟中心

我是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qū))會計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yè)的本科生張綺炆,非常有幸于8月初來到中國—東盟中心,進行為期一個月短暫卻又收獲滿滿的實習。初到國際組織,一切于我來說都是新奇、陌生而又有趣,中心的老師們耐心向我介紹中心的基本情況和工作流程,幫助我盡快熟悉了自己的崗位職責。同時,我也通過對中心年報和官網(wǎng)內(nèi)容的跟蹤學習,不斷加深對中心的了解,為實習打好基礎。

隨著實習的深入,我逐漸認識到中心看似瑣碎的日常工作后所隱藏的不凡意義。作為中國和東盟十國共同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中心在中國和東盟貿(mào)易、投資、旅游、教育、文化和信息媒體等領域的務實合作與人文交流方面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站式”信息和活動中心的地位愈加凸顯。“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中心工作看似平常但卻蘊含了推動中國—東盟友好交流的強大能量。有幸參與其中我深感驕傲,更希望通過實習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實習期間,我完成了很多公文流轉(zhuǎn)和中英文稿件翻譯、審核的工作,包括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的年報及東盟文化信息手冊翻譯校對,這對我的英文水平既是考驗又是鍛煉。由于對一些專業(yè)的名詞不熟悉,剛開始覺得困難重重。我及時查閱相關資料學習,虛心向老師和其他實習同學請教,堅決啃硬骨頭,終于通過不懈努力圓滿完成了工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我第一次將課本上所學英語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感觸頗深。對比學校的翻譯作業(yè),實戰(zhàn)翻譯特別是外交外事翻譯專業(yè)性強,對細節(jié)要求近乎完美,從業(yè)者須知識廣博又嚴謹細致。初出茅廬的我距離合格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只有不斷打磨自己的英文功底和翻譯水平,錘煉扎實入微的工作態(tài)度,有朝一日才能駕輕就熟。此外,我還參與了中國—東盟日和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活動的部分籌備工作,提升了自己溝通、協(xié)作的能力。

通過對中心活動的參與,我增加了對東盟各國文化的了解和中國與東盟國家關系的認識。開拓了視野,豐富了知識,提升了眼界,鍛煉了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讓我在看問題時更有大局意識,這些都是校園里無法獲得的寶貴財富。

轉(zhuǎn)眼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不舍與感激交織心頭。實習雖告一段落,努力永無止境。再次感謝中心給我這個提升自己的機會,和眾多優(yōu)秀的老師、同學一起工作。衷心祝愿中心發(fā)展越來越好,老師們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