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研究生馬冰潔。外交工作是一份神圣高尚的職業(yè),我一直心向往之。經過學校層層選拔,我終于獲得了這個寶貴的機會,來到中國—東盟中心開啟了為期兩個月的實習。這段經歷不僅讓我學有所用,也讓我收獲頗多。
來到中心之前,我既激動又緊張,既滿懷期待,又擔心能力不足。初到中心,我的部門老師帶著我參觀了辦公區(qū)、圖片展、接待來賓區(qū)等,并與各個部門老師見面,讓我初步了解了中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工作環(huán)境。在這個三層小樓中,各部門相互協(xié)調、緊密配合,有力促進了中國—東盟各領域交流與合作。
我所在的實習部門是教育文化旅游部,實習的內容主要是協(xié)助教育領域交流相關的各項工作,包括協(xié)助起草各類公文、翻譯新聞稿和其他各類材料、翻譯年報、制作幻燈片、跟進活動進程以及撰寫會議紀要等。其中許多工作都與我所學專業(yè)密切關聯(lián),因此我對此次實習機會格外珍惜。正式實習的第一周,主管老師分配給我新聞稿翻譯、簡歷翻譯以及撰寫照會的工作,我絲毫不敢懈怠,字斟句酌,為了忠實通順地翻譯一句話而查遍全網,下班后為及時完成工作而加班到深夜。我的努力得到了部門老師的認可,緊張的心情慢慢褪去,我也逐漸適應了中心的工作節(jié)奏。
“全球視野,家國情懷”是我所在學院的院訓,也是我作為一名外語人始終秉持的理念。在中心實習的這段時間,我對于如何成長為一個真正具有“全球視野,家國情懷”的國際化人才有了更深切體會。
想要具有“全球視野”,必須不斷增長見識,樹立全局觀念。在中心工作期間,我有幸參加了印尼大使夫人畫展、字節(jié)跳動公司訪問、中國—東盟中心成立10周年招待會等活動,也跟隨主管老師到印尼使館同教育文化參贊商討2022年教育領域活動計劃。這不僅拓寬了我的眼界,也讓我慢慢領悟到,一個項目或活動的成功運轉,離不開任何一個部門或環(huán)節(jié);就像鏈條上的扣子,哪個扣子出了問題,鏈條就無法正常運轉。在準備中國—東盟中心成立10周年招待會時,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看管來賓的大衣外套。這一工作看似簡單,實際需要了解活動的整個流程:外賓在這段時間是否要到室外參觀農業(yè)展,中心掛衣架是否充足,號碼牌是否有重復現(xiàn)象等。若這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則可能會拖延活動的整個進程。
想要具有“家國情懷”,必須做到事無巨細,尋找合適的工作方法。在外人看來光鮮亮麗的外交工作,背后離不開每一個細節(jié)的加持。還記得初來中心時,我翻譯的第一篇新聞稿是“陳德海秘書長出席‘2021年中國—東盟職業(yè)教育能力建設培訓’開班儀式”。部門老師指出了我的譯文中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中國—東盟中心”的英文全稱前面要加上定冠詞、用英式英語書寫、正確使用使館和機構官員的名稱頭銜等。“細節(jié)決定成敗”,新聞稿要上傳到中國—東盟中心官網,這是中心對外宣傳和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門戶,任何文字錯誤都必須“零容忍”;在撰寫2022年中國—東盟中心教育領域項目計劃時,主管老師讓我思考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看到該表格時能否看懂你所表達的意思,主動尋找這份計劃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
在中心實習的這兩個月里,老師和實習生同學們也對我關懷備至。午休時間,我會和其他實習生一起打乒乓球來放松身心;工作之余,老師也會經常請我們喝奶茶、吃零食,將疲憊轉化為能量,以投入接下來的工作當中??梢哉f,中心不僅給我?guī)砹顺砷L,也讓我收獲了珍貴的友誼。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我在中心的實習即將結束。每天早晨看到門口“中國—東盟中心”幾個大字,我就能感受到外交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無論以后從事何種工作,我都會帶著在中心學到的優(yōu)良品質和作風,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衷心祝愿中心能夠繼續(xù)推動中國—東盟合作交流,為中國和東盟關系的鞏固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