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品評名茶。但是斗茶作為排列新茶優(yōu)劣順序的活動,則與平和的品茗不同,有著比技巧、斗輸贏的特點?!岸贰保窃跔幎分谐褟姭@勝之意。曾經(jīng)有私塾老師以“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來概括斗茶的涵義,因此這種比賽活動可謂非常富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
![](13346815_31n.jpg)
??? 參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在施展各種精細技法和工序之后,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經(jīng)過集體品評,在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yōu)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方面評出俱為上乘者為勝。斗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時,常有不少的觀眾在旁看熱鬧。如在茶店斗,則附近店鋪的老板或伙計都會輪流去觀戰(zhàn),特別是當時在場意欲購茶的顧客,更可以一睹為快。
??? 宋代作為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無不好此,并且著書立說,將其理論化。據(jù)宋、明人寫的筆記記述,斗茶內容大致可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13346815_41n.bmp)
??? 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就是一幅描繪市井斗茶的圖景。畫中茶販有注水點茶的,有提壺的,有舉茶杯品茶的。右前邊有一挑茶擔賣茶小販,停肩觀看,還有一婦人一手拎壺另一手攜小孩,邊走邊看斗茶。此畫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壯年、兒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于茶販們的“斗茶”,個個形象生動逼真,把宋代街頭民間斗茶的情景淋漓盡致地描繪在世人面前。
??? 斗茶之茶的制作工藝
??? 為了取得斗茶的最佳效果,人們在使用工具、原料制作、斗法技巧上都精益求精,使斗茶逐步發(fā)展為一種高雅的文化藝術美。斗茶時所出現(xiàn)的白色湯花與黑釉茶盞爭輝的直觀景象,令人賞玩不已。斗茶的步驟一般是——鑒茶、碾茶、煎水、調膏、操作(包括“點”和“擊拂”)以及品茶湯。
![](13346815_51n.jpg)
??? 鑒茶:宋代斗茶所用的餅茶,主要為建安北苑所產(chǎn),選料極為講究,加工極為精細。這樣的餅茶在制造時,有時為增加茶餅的光澤,要在茶餅表面用油膏加以涂飾,時間一長,表面會有“青、黃、紫、黑之異”,所以需要仔細鑒別茶餅的質量。辨別這種餅茶質量的高低,須“隱然察之于內”,以茶餅“肉理潤者為上”。宋徽宗趙佶總結出了三個標準:一、以色辨,要“色瑩徹而不駁”;二以質辨,要茶餅“縝繹而不浮”、“舉之凝結”,即質地縝密而不松散,拿在手中有一定沉重感;三、以聲辨,要求茶餅“碾之則鏗然”,可見茶餅質地堅密和干燥,若茶餅中摻入了其它植物嫩葉,用來點茶時,湯中會有纖維狀雜物。